betway必威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betway必威新闻 - 正文

中国国际法学会“一带一路”国际法治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一次会谈暨论坛在必威betway官网入口鼓楼校区举行

2025-03-27 09:43:52浏览


2025年3月22日,中国国际法学会“一带一路”国际法治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暨论坛在必威betway官网入口鼓楼校区顺利召开。来自全国人大外事委法案室、外交部条法司、商务部条法司、江苏省商务厅、南京市司法局、南京仲裁办国际仲裁部、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西北政法大学、沈阳师范大学、外交学院、浙江外国语学院、必威betway官网入口的5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论坛。

IMG_256

论坛开幕式由西安交通大学betway唯一官方网站院长、教授单文华主持,betway唯一官方网站院长、教授彭岳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IMG_256

betway唯一官方网站院长彭岳在致辞中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多年以来,已经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合作平台之一,其核心理念共商、共建、共享,不仅重塑了国际经济合作模式,更对国际法治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betway唯一官方网站始终关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法律问题,并在对外关系法、数字贸易规则、法律域外管辖、海洋法等领域有深入研究,深刻认识到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必须以国际法为支撑,构建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规则体系。彭岳院长指出,本次会议以国际法为“一带一路”建设发挥的作用为主题,既是中国国际法学会对国家战略的积极回应,也是实践共商国际法治发展的重要契机,期待嘉宾们在这座古今交融的城市里,以思想之光照亮“一带一路”的法治之路,以学术之力书写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新篇章。

IMG_256

中国国际法学会常务副会长、北京大学betway唯一官方网站教授李鸣就如何充分发挥国际法对“一带一路”建设的作用进行主旨发言,论及国际法的要素、性质、意义以及作用,强调“一带一路”建设是一个有力量支撑的设想,是中国通过经贸关系和平发展的国际话语;我们应当深刻认识到国际法的本质,认识到权力、力量也是国际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积极行动起来,在国际法的授权下更好地运用力量充分保障“一带一路”建设的安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基于以上认识,李鸣教授提出了本次会议的三组议题:第一组议题是国际贸易投资法律关系,即这种法律关系是否已经涵盖了所有“一带一路”国家,我国与沿线国家之间存在的国际经贸法律关系为何,救济手段是否可靠等;第二组议题是技术和数据的法律规制问题,包括国际国内如何规制技术和数据出口及转让及其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关系;第三组议题是海军巡航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关系。

议题一分上、下半场,围绕国际法治与“一带一路”建设展开,由中国国际法学会常务副会长、北京大学betway唯一官方网站教授李鸣主持。

IMG_256

议题一上半场,浙江大学国际战略与法律研究院院长、教授王贵国探讨了“易自然”道规则导向之“一带一路”,分析了中国在国际秩序的变动调整中应当采取的态度和手段,主张汲取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智慧思想运用于其中,用包容的态度,用东方的智慧与价值体现和平的主张,强调了政策与规则制定的重要性,并总结了“一带一路”应当实现的目标。

WechatIMG1464

中国国际法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betway唯一官方网站教授张乃根探讨了建设“一带一路”与我国发展对外关系的紧密联系,提出国际法治是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发展我国“大外交”不可缺少的一块拼图。张乃根教授提出,将“一带一路”这个理念转变为规则是一个过程,需要由法律人来承担责任,要加强对公私交叉领域对外关系的研究,从软法与硬法结合的角度去发展国际法治规则,更多研究规则的具体内容。

IMG_256

西安交通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校长助理、betway唯一官方网站院长单文华以中亚国家ISDS条款为例介绍了基于实证的“一带一路”国家投资条约研究方法探索,选取了“一带一路”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中亚国家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数据分析的方法,展现了中亚国家投资条约的签署情况,并从数据收集与编码、数据计算方法、数据结果对比等方面进行展开,分析出中亚国家的缔约积极性较高、条约一致性较弱等研究结论。

IMG_256

浙江大学求是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赵骏就“一带一路”与涉外法治进行发言,指出近些年相关发展的两个特点:情况复杂化、研究系统化。在更好发挥涉外法治保障作用方面,赵骏教授总结了形成涉外法治工作大协同格局、推动国际关系法治化、夯实高水平开放的法治根基,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讲好新时代中国法治故事五个方面。

WechatIMG4383

议题一下半场,对外经贸大学教授左海聪探讨了维护和完善国际条约体系的理论,就国际条约的构成和作用、国际条约体系面临的挑战及影响,如条约违反问题严重、条约僵化问题比较突出、新兴领域空白等问题进行了重点分析,最后就维护和完善国际条约体系的理念和路径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强调我国应当强化多边主义共识,维护国际条约体系,与此同时不断完善和创新国际规则。

浙江外国语学院“一带一路”学院执行院长、教授陈利强探讨了加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涉外(国际)法治建设研究主题,分析了统筹“一带一路”与涉外(国际)法治研究这一关系命题的缘起,强调要坚持法治与开放相统一,相伴而行。同时,陈利强教授提出一个重大战略课题,即如何加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涉外(国际)法治建设研究,并分别从实证分析与理论进路的角度,深入阐释了加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涉外(国际)法治建设研究的“一条道路及三条路径”。

IMG_256

厦门大学betway唯一官方网站副院长韩秀丽教授就保护与限制之间的国际投资法治——基于中国双边投资协定的考察进行分析,通过数据和案例,展现了中国BIT对投资者权益保护模式的现状,认为通过预先安排的包含国际投资仲裁的条约机制,中国政府可以在不介入大量投资争议的情况下,实现保护其海外投资的目的,从而有助于实现“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目标,也有助于国际投资法治的发展。

IMG_256

北京大学betway唯一官方网站长聘副教授陈一峰将跨国劳动法和“一带一路”建设结合起来,主张将劳工保护积极纳入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方面。在全球化时代,劳工保护问题有其国际面向,也日益成为地缘政治问题。中国企业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方面,往往在劳工保护方面面临不少挑战。因此,将劳工问题纳入“一带一路”的视野对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长远发展有着独特的价值和重要性。

IMG_256

浙江大学光华betway唯一官方网站副教授毕莹探讨了“一带一路”我国企业海外利益保护视角下使领馆法律供给机制。毕莹教授观察到我国使领馆参与中方企业海外投资的涉外调解实践,并以“一带一路”沿线中资企业相关实证数据、中国驻日大使馆书记官的访谈等多方面的资料为基础进行了分析性研究,总结出中国驻外使领馆中法务机构设立过程中的障碍,并表示未来在配套涉外法治以及国际局势变化,国际条约理论上的突破,驻“一带一路”国家的我国使领馆的经验分享等方面可以继续展开深入研究。

议题二围绕技术出口和数据流动的法律规制展开,由中国国际法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教授张乃根主持。

IMG_256

山东大学betway唯一官方网站教授黄世席针对中国关键技术出口的法律规制问题进行探讨,系统介绍了我国技术管制出口的法律规制框架,指出一些西方大国越来越多地使用出口管制作为遏制中国技术进步的地缘经济工具,并提出了应对国外技术管制的过程中我国应当采取的策略,强调在投资仲裁协议中,针对技术出口进行规范的重要性,以维护国家利益和技术安全。

IMG_256

复旦大学betway唯一官方网站教授马忠法分析了“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国际技术转让法律协调。对于“一带一路”建设中国际技术转让法律协调面临的挑战,如知识产权制度不完善、缺乏证实的协调机制等种种问题,马忠法教授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强调知识产权保护是技术转让的基本前提,并提出了法律制度完善的路径,如完善相关经贸制度中的技术转让规范、建立“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成果共享机制等。

WechatIMG1461

中国人民大学betway唯一官方网站教授韩立余指出,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技术贸易主要是技术转让或技术出口问题,并分析了中国自身制度的一系列发展,结合中国自身制度做法的外在因素,总结得出中国自身制度做法的变化对“一带一路”国家技术出口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中的一员,应当坚持平等、公平、互利的立场,协同推进国内监管与受让国技术转让制度的建设,构建双边协调机制,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技术上的互利共赢。

IMG_256

沈阳师范大学校长、教授杨松认为数字人民币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未来发展合作的重点。杨松校长通过分析“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央行数字货币的立法实践以及相关的货币规则,指出我国要利用好“一带一路”这一重要平台来推广数字人民币,在国内法和国际法两个方面来探索数字人民币国际化的法律路径。

WechatIMG1465

西南政法大学国际betway唯一官方网站院长、教授周江强调数据跨境流动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价值。周江院长认为,目前该领域研究的主要重心在于对现有条款的把握和对例外条款的解读,在这个过程中既要注重对高水平开放的促进,也要关注对数据安全的保护,实现两者的有机平衡,避免陷入“泛自由化”或“泛安全化”的囹圄中,以便在全球层面助力我国争取国际数据跨境流动规则制定的话语权。

 

ad9ab5b0769d330127710bf15af2fb29-opq3533467471

浙江大学光华betway唯一官方网站副教授、国际法研究所所长马光就我国自贸区数据跨境流动规则创新与完善问题展开了探讨,从我国各自贸区负面清单设立现状出发,分析了FTZ数据跨境流动规则创新的可行性,并总结了FTZ数据跨境流动试点规则现状的特点,如核心和一般数据不纳入负面清单、负面清单中部分个人信息管制底线上调等,认为未来我国应当积极参与数字经济和贸易领域的竞争与合作,建立同主体同类型数据高频出境白名单制度,并在有必要也有可能时将上述政策逐步推广。

IMG_256

中山大学betway唯一官方网站副研究员刘捷,汇报《作为新型行政法的对外关系法》,分析我国近年来的一系列对外关系法既包含行政法的核心要素,又与传统行政法存在显著差异。这在实践层面对行政机关的对外行政提出诸多挑战,在研究层面为行政法与国际法打破学科壁垒、更新研究方法提供了可能契机。

WechatIMG1462

议题三围绕海军巡航与“一带一路”建设展开,由中国国际法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外交学院教授张爱宁主持。

WechatIMG1463

中山大学betway唯一官方网站教授黄瑶认为,我国海军在国际重要航运通道巡航对“一带一路”建设具有积极意义,可以切实维护我国公民和国家权益,彰显中国倡导的“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维护海上安全和秩序。我国海军巡航的国际法意义在于维护在重要国际航道的航行权,打击海盗和海上武装抢劫以及维护海上中立权。

IMG_256

西北政法大学副院长、教授潘俊武认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需要通过海军巡航来实现诸如保障海上通道安全、维护海洋生态安全、加强海上安全合作机制建设等目标,而海洋法对“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作用在于:提供法律依据(航行自由原则)、为海洋资源开发提供法律框架等。潘俊武教授还从法律依据、适用范围及国家实践三个角度出发,深入分析了航行自由原则,指明航行自由原则兼具法律性和政策性。

论坛闭幕式由沈阳师范大学校长、教授杨松主持,李鸣教授总结道,我们要更加全面深入地认识国际法,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国际法对于“一带一路”建设的保障与促进作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

本次论坛由中国国际法学会“一带一路”国际法治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办,betway唯一官方网站承办,《南大法学》编辑部协办。